Saturday, August 15, 2020

搶救擱淺時代大作戰

搶救擱淺時代大作戰

資料來源: 商業周刊 ,1707 2020.8.3 ~ 2020.8.9 ,第5054頁,文:馬自明,游羽棠

《《 心得報告 》》  學號:409125287   姓名:蔡光州

這次的作業我想把課堂上學習到的新知識應用到這次的作業更重要是要對統計近一步有所領悟。活到老學到老。

這是一篇有關被全球新冠病毒影響到台灣的職場之評論. 第一個直覺就是先看看文章的一些圖表的表現方式是否能使用目前在課堂上學到的功力“可否比之前更進一步理解統計内容。

圓餅圖,第50頁下方 - 對圓餅圖下的標題2019年共有40萬名留學生因疫情歸國變成本地生的對手” 我就有意見。作者好像對時間判斷有所錯誤標題下得不夠準確。一般的留學應該不會在20191231日前得知有COVID-19的疫情。標題應該是“2019年共有40萬名留學生完成學業歸國” 副標題“預估有多少名留學生提前歸國”。再看看澳洲及其他國家的比例也因該有13%之多,爲何只有日本有表示13%。如果改用折綫圖用月份來對照201920207個月回國的留學生是否有增加或減少的趨勢比較能對應主題。

直條圖,第50頁下方 這標題也有點錯“今年1月到7月新鮮人職缺年增減數量”。很明顯17月那能算是“年增”的圖。但是我比較好奇是今年一月份多的37236個職缺。這表示在疫情前未來的局勢是明朗及正面的。三月直接市場對職缺的需求馬上反應降低。對應在第52頁也提到應届新鮮人也開始提早求職卡位了。同樣的在53延修生總人數也在增加中表示未來的求職市場的低迷,求職時會有困難。

作者把這些剛畢業的新鮮人或是想去留學的歸納爲【擱淺時代】也滿貼切的。已經在國外留學爲了疫情回國,也有因爲·疫情而無法圓夢出國深造。要變通先去當兵服役也碰到兵役報到塞車的狀況。説是無所適從還是被擱淺都不爲過。

文章的第一段有提到台灣無薪假的人數已經創新高達到三萬一千名。更令人擔心的是後面還在申請無薪假的超過一千家。如果國際的疫情持續無法降減低無薪假的人數肯定會攀升的·。内文也有引用BBC的報導說,畢業潮碰到疫情及求職困難短期影響收入長期會影響這時代要就業的年輕人的心靈健康及快樂心情。台大國際企業系吳教授指出這期間的學生的個人規劃就可能比較保守且朝短視的職涯規劃。

文章的最後一段也有提醒及鼓勵嘗試另外領域的工作機會有提到“遠距”這名詞内容提到跨國企業在台的遠距工作機會。目前跨國企業也在重視亞洲市場也會產生工作機會。這樣的機會應該會越來越多透過網路一樣可以就業於國際企業。

這也讓我想到以後可能會有更多的遠距教學的可能性比起留學費用也可能會降低。希望最近的將來會有疫苗能讓世界回歸正常的活動讓年輕人找到他們適合的工作機會。


蔡光州